各部门: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于高位运行,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全国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压力大、任务重。为做好2022年元旦及寒假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苏校防组【2021】47号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就2022年元旦及寒假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1.强化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肩并肩第一责任人,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四早要求”,认真执行《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疫情防控重点环节自查自纠,从严从紧做好学校元旦及寒假前后疫情防控,坚决守好校园一方净土。
2.严格信息报送和校门管理。各部门要继续加强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管理和行程轨迹检测,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和出行去向,做到留校人数、离校行程轨迹等健康管理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对所有入校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健康码核查和体温测量,核对行程码,排查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史和与公布病例轨迹重合等异常情况,校外人员入校一律履行提前报备手续。后勤服务中心、校企合作处、资产经营公司按职能分工负责对校外人员加强管理。
3.强化人员外出管理。师生员工减少不必要出行,离宁(不含句容)须履行请假报备手续。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合理出行,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师生员工出行,中高风险区所在设区市的其他县(市、区)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设区市的其他县(市、区)。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等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4.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及各分院要加强寒假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学生离校、返校事宜。严格学生留校审批,除经学工处批准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得留校,建立留校学生“一人一档”信息台账;留校学生减少不必要外出,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关分院和学工处共同承担负责。各分院要精准掌握学生放假返程轨迹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确保离校学生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5.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控大规模聚集性活动。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须制订防控、应急、培训三方案,落实人员排查、健康监测、健康码核验、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6.做好春季学期错峰返校安排。按照分批次、错区域、错峰开学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所有师生员工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返校。对来苏返苏师生员工落实健康管理措施,返苏后48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开展7天的跟踪健康监测。计划于2022年2月20日完成错峰返校,时间安排将视疫情变化调整,学校将提前一周时间发布春季学期错峰返校安排,届时学生应按指定日期、批次和校门,错峰返校,所有学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
7.推进加强针接种、核酸检测。元旦前完成校内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推进未接种人员利用假期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持续做好寒假留校人员常态化核酸抽检工作及返校师生核酸检测工作。
8.加强自我防护宣传。元旦及寒假期间师生员工尽量不到人群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谨慎邮购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区的商品。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9.健全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安排必备应急隔离场所、物资储备和人员力量等,开展多场景实操应急演练。积极对接属地“五大员”,确保校内校外应急工作机制响应迅速、流程完整、保障有力。坚持做好假期校园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
10.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聚集性疫情应对处置措施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分级分类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
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6日